中,里也,里阴之谓。此承上条详申脉证,以明其治也。
今阳微中寒,脾胃俱病,所以心内虽饥,饥而虚满不能食也。更能无犯王法,禽兽灾伤,房室勿令竭乏,服食节其冷热,五味各得其宜,不使形气有衰,万病疢难无由而入其腠理矣。
脉紧大而迟者,必心下坚□,乃寒实也,当下其寒。 心胸中大寒痛,呕不能饮食,腹中寒,上冲,皮起出见有头足,上下痛不可触近,大心痛中大寒痛,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,而名大寒痛者,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。
〕「脉按之来缓,时一止复动,至名曰结阴也」数语,文义不顺,且前论促结之脉已明阴阳相搏,名曰动,阳动则「发热」〔汗出〕,阴动则「汗出」〔发热〕,形冷恶寒者,此三焦伤也。此承上条详申脉证,以明其治也。
味酸则伤筋,筋伤则缓,名曰泄,咸则伤骨,骨伤则痿,名曰枯;枯泄相搏,名曰断泄。声滞者,挟外感之因,唾浊则内伤之故,但坐不得卧,而肺痈之证将成矣。
顺,从也,逆者,顺之反程知曰:非其时而得之,则为相乘,纵横为患最重,顺逆犹无大害也。盖风性急可骤驱,湿性滞当渐解,汗大出则骤,风去而湿不去,故不愈。